欢迎来到   今天是:2024-04-19
用户名: 密码: 加入会员 会员服务
书画家陈昔未——修养决定艺术格调
  •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次数:1156        2015-03-12 23:22:58.0
  •  报纸版面电子版网址为: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3/12/node_365.htm 

    相关图文内容网址为: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3/12/content_176568.htm 

    画家陈昔未。京华时报记者王苡萱摄

    2014年年底在军事博物馆举办“梦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书法展暨壮丽江山画展”后,86岁高龄的著名书画家陈昔未先生老骥伏枥,即将于4月中旬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个人最新书画作品展。在艺术之路上跋涉几十载的陈老先生,谈及艺术时,他的状态足以让我们忘掉他的年龄,言辞中充溢着激情和历史责任感

      □从艺路

     深受老一辈艺术家的感染

     陈昔未先生自幼习书法。他早年就读上海美专,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专绘画系,先后师从刘海粟、颜文樑等老艺术家,专攻黄宾虹积墨派笔法。毕业后,他常年从事美术研究、创作、教学工作。其书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金奖,同时也被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谈及当年教过自己的刘海粟和颜文樑,陈老说他们留给学生最大的财富是对艺术的执着,“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他愿意分享刘海粟等老一辈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陈老坦言,正是因为当年这些老师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和探索精神,才让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坚持艺术创作,并一往无前。

        □谈展览

      用作品传播社会正能量

    雄伟黄山、壮丽黄河、巍巍长城、大美九寨……这是在《梦圆中国》作品展中展示的巨幅山水,亦是陈老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在即将举行的下一个展览中,已确定《长江》《黄果树》《长白山》等大画的展出,也有部分小作。

    在即将举办的展览中,书法作品将以习近平在2003年至2007年时写就的《之江新语》为创作内容,“这是习主席曾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已结集出版”,陈昔未从中挑选了部分“语录”。他认为通过书法作品能够使这些重要的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对于书法作品为何会选取国家领导人讲话为创作内容,陈老称,“去年看了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后,深深为他利国利民的格局所感动。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想用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来表达对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响应和行动支持。”陈昔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梦”。他说,如果大家都为“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的话,真正实现“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

    □谈创作

    艺术创作应该紧随时代

    陈老爱游历四方,但他不会对景写生。陈老更倾向于描绘自己游览后的感觉,“山水能给人以可游、可居、可观之感。只有这些感觉沉淀之后,才能更好地在画面上表现出你所理解的山水”。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会有那个时代的特点,看出一名有担当的老艺术家的时代责任感。

    对于传统绘画的品评,文人画家历来尊崇“以人品论画品”。他说,“技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修养。所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技法的提升是有限度的,但修养却是一辈子的功夫。”在采访中,陈老多次提到个人修养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书画是高雅的东西,修养高,格调才能高。”

     □谈教学

    “为何”比“如何”更重要

    陈昔未先生现为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教授,美术学科带头人。虽然早已不在教学一线,但带着作品上门求教的年轻人依然不少,陈老也乐于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学生。他表示,“但如果光看我是如何写的,而不告诉他们作品中重要的起承转合处为何这么写,也是不行的”。在陈昔未先生看来,告诉学生“为何要这么画”远比“如何画”重要。

     

    网友评论 已有评论(条)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