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今天是:2024-04-17
用户名: 密码: 加入会员 会员服务
于庆霁
  • 来源:        点击次数:1173        2012-06-07 23:08:58.0
  •  

        于庆霁,别名晴斋,1941年8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鞍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鞍山师范学院外聘教授,现在任教于鞍山师范学院艺术系书法专业。

        于先生196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沈阳54中、鞍山市25中、6中、鞍山电视中专等学校任教。于先生在学生时期开始醉心书法,后陆续接触篆刻、绘画。篆刻作品曾入选西冷印社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获铜牌奖。部分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篆刻展。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展及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展,并获得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妙品奖。理论文章曾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讨论会并获铜奖。

      先生研究书法以碑为主,探求碑帖结合。并从李邕《麓山寺碑》入手寻求碑帖的契合点。先生于篆、隶、楷、行、草皆犀利。所给力者王远、郑道昭、颜真卿、怀素、李邕、杨凝式、倪元璐、张瑞图、何绍基、黄宾虹、游寿、林散之等。

      先生治画,唯推崇文人画。首推黄宾虹先生。近年来,于黄宾虹先生的艺术的研究颇有成就。

      先生治印,取法秦汉,兼师邓石如、黄士陵、吴昌硕、吴熙载。其他诸家亦取其精诣。

      著有《于庆霁篆刻选》,书画集和诗文集亦即将出版。

      书 法 意 象 论

      2008年10月1日第40期《书法导报》于庆霁

      自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问世后,关于书法艺术的性质,理论界曾展开过相当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也确实发表了不少发人深思的见解。但问题看来远没有解决。当人们发现不管是从一般的文艺理论演绎推理,或是借助西方美学构筑理论框架都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时,又开始采取多方面考察、多角度切入的方式,以求逐步深入地揭示书法艺术的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认识的深化。然而这种近于迂回包围的方式也并非没有缺憾。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书法艺术固然具有多种属性,其内部蕴涵着多种矛盾,但哪是主要矛盾,哪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如果仅满足于多角度切入,就难免陷入理论上各执一隅,实践中目迷五色的窘境。因此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努力找出其本质属性,正面阐述书法艺术的本质。

      在已经提出的关于书法艺术性质的诸多观点中,以书法是抽象艺术(以下简称抽象说)、书法美的本质是抽象的形式美等观点影响最为广泛,且俨然成为定论。但拙见以为还是王学仲、黄绮诸提出的书法是意象艺术(以下简称意象说)最为准确。然而意象说却远没有产生如抽象说那样的广泛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书法美学界(甚至包括某些倡言意象说者)迄今未能将意象这一概念同西方美学的抽象等概念明确区别开来,从而使意象说丧失了鲜明的旗帜和森严的壁垒,有些持抽象说者甚至怀疑在书法美学讨论中有没有拈出意象概念的必要。因此为着论述书法是意象艺术,首先就必须弄清意象概念的确切含义

    网友评论 已有评论(条) [查看所有评论]